名稱 項目 |
本淵寮 |
位置 |
地理位置,左接土城,右接溪心寮、十字路,上接學甲寮與十二佃,下接海尾寮現時行政區域分為三里:淵東里、淵西里、淵中里 |
由來 |
第一種說法:安南區原為一台江內海,因時間、地理變化後逐漸堆積出海埔新生地,前清時代,府城出生的進士「黃本淵」,召集佃農來此開墾經過一段艱辛歲月,才形成聚落,後來為了紀念他,乃命名本淵寮。 |
交通 |
主要交通要道為安中路三、四段處及本原街。 |
信仰 |
本庄的信仰中心:「朝興宮」,始創於清朝嘉慶年間,廟內除祭祀主神「普庵祖師」,還供奉有「梁府千歲」、「楊府千歲」、「如來佛祖」、「中壇元帥」、「田都元帥」和福德正神等居民宗教信仰以傳統民間信仰為主,有前述大廟「朝興宮」;部份民眾信仰一貫道,成立有「育修佛堂」;另外有很少部份的人信仰基督教,設有「長老會安南教會」一所,該教會原名「本淵寮教會」。 |
產業 |
本地產業以務農為主,栽種稻米及瓜果、蔬菜為主。 |
人口 |
住戶2764人,人口超過一萬人,共有10447人,其中男5349人,女5098人。 |
其他 |
「朝興宮」成立有一個類似民間團練的「金獅陣」。成立的原因,是為了讓當地的青年壯丁,有一個練武健身的機會,一旦遇到外敵入侵,也可以挺身而出保衛家園,類似宋江陣。其成立已經七十多年,成員都是本淵寮當地的青壯年。當廟方有祭祀、遶境等慶典活動時,大家便放下手邊的工作,一起操練。金獅陣由三十六個人組成,兵器有雙刀、盾牌、官刀、拖刀、踢刀和木鎚等,加上鑼鼓陣,總共有四十餘人,步法有八卦、五花、四門等,是朝興宮慶典中,相當獨特的表演活動,朝興宮廟內的金獅頭,額上畫有八卦圖,雙頰畫有七星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