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日報》─ 週一無肉日 抗暖化保健康
報導/諶淑婷
想要過健康減碳新生活,少吃肉,多吃素,可能是有效又具體的行動之一。
國內民間人士將在九月二十一日發起「週一無肉日平臺」,邀請國內其他環保團體一起結盟,並邀請各餐廳在週一推出「友善素食食譜」,將國外風行已久的「週一無肉日」活動帶入國內。
根據聯合國農糧組織(FAO)在二○○六年所做的統計資料指出,最大的二氧化碳製造者並非人類,而是畜牧業;畜牧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總排放量的百分之十八,比過去被誤解的元凶──石化業、汽車、摩托車等其他人類行為,加起來還高。
「週一無肉日平臺」目標是讓民眾週一餐桌無肉,合作餐廳每到週一須提供三分之一無肉菜單,供消費者點用;並結合量販業者推動素料專櫃、航空業者推動機上無肉餐;也會邀請推動「週四無肉日」而聞名國際的比利時根特市長來臺演講。希望兩年後,能讓「週一無肉日」成為臺灣全民生活習慣。
「無肉日」活動早已在不少國家推動,例如比利時的根特市訂出「週四無肉日」,英國知名樂團「披頭四」歌手保羅.麥卡尼也大力推動「週一無肉日」;而美國則是由許多醫學院發起,以健康理由呼籲國民一週吃一天素食,並在每週一固定提供「無肉菜單」,讓民眾有飲食新選擇。
「吃素不只是一種飲食習慣,也是對抗暖化的救星!」中研院物理研究所周家復博士表示,「週一無肉日」的意義在於每個人減少七分之一肉類食用量,以阻止地球繼續暖化。因為不管是直接或間接造成,幾乎所有溫室氣體的來源都與畜牧業有關,這些溫室氣體包括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亞氮。
根據聯合國研究,現今溫室氣體中,百分之九的二氧化碳、百分之四十的甲烷和百分之六十五的氧化亞氮都來自畜牧業;令人吃驚的是,甲烷的暖化效應是二氧化碳的七十二倍,氧化亞氮則高達兩百九十八倍。
周家復說,雖然二氧化碳和氧化亞氮都會在大氣中存在上百年之久,但甲烷只有八至十五年的壽命。他說:「飲食的改變,減少肉製品生產、降低甲烷產生,十多年後就能對地球有明顯的幫助。」
「週一無肉日」臺灣版發起者蘇小歡表示,肉品從製造到被購買的每一個階段,幾乎都促使全球暖化加劇。首先,人類為了發展畜牧業,必須砍伐森林延伸牧場,動物飼養過程中更需要大量水及穀物作為飼料,加上動物所排放的廢肥,以及為了運送肉品,必須隨時維持冷凍的狀態,都不斷製造溫室氣體。
蘇小歡說:「其實臺灣環境並不適合發展畜牧業,國內九成牛肉都是進口,其他肉品也不在少數,『食物旅程』造成的排碳量相當可觀。」他認為臺灣雖不是發展畜牧業的國家,但不代表沒有責任,因為「食物旅程」需要的冷凍與運輸過程,都遠勝於食用相同分量蔬菜所產生的排碳量。
周家復說,其實許多國家早已注意到畜牧業排碳問題,也開始採取應對措施。例如荷蘭就規定國內的畜牧業必須依照一定的比例逐年縮減;歐盟中也有二十多個國家宣布減少對畜牧業的補助,希望提高肉類價格,讓民眾食用量減少。
一個月吃幾天素食,究竟對地球有什麼幫助?周家復說,新竹市目前有九所國小(一萬兩千九百人),每月吃一至兩天素食午餐,估計能減碳兩萬六千九百多公斤。荷蘭也曾做過統計,只要全國人民每週吃一天素食,也可以達到荷蘭政府希望家家戶戶一年所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目標。
周家復希望小朋友建立愛護環境的觀念,從自身的食衣住行方面,思考與環境互相關聯之處,並將這樣的概念帶給家人與朋友,了解自我的健康、地球的環境都是無價之寶。
[編輯臺觀點]
聯合國去年疾呼世人改變生活方式,以不吃肉、騎單車、少消費,來協助遏止全球暖化。用餐時少夾一次肉,讓臺灣漸漸轉變為低肉品消費社會。從生活細節檢視地球環境問題,讓自己成為對抗地球暖化的小尖兵。